2024年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与天津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特色金融发展水平等方面提出34项重点举措,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一年来,我们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内外联动、系统推进,重点从建立机制、监测督促、强化协调三方面抓好《意见》落实,推动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黄晓龙表示。据了解,《意见》细化为81项重点工作项目,压茬推进,目前超六成取得积极进展。
2024年12月,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落地,天津港保税区8家科技型企业凭借多项知识产权实现发债1.66亿元,用“一纸证书”换来了真金白银。
这是天津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增强创新驱动力的缩影。一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会同天津市科技局等部门建立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联动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增量扩面,开展科创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专项行动,扩容金融服务科技园区“主办行”,拓宽科技型企业银行间市场融资渠道,优化科技金融统计评估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天津市委金融办推动五大国有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与市、区两级优质产业资本签署规模超300亿元试点基金协议,引导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支持创新创业。天津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工商银行、浦发银行等5家在津银行机构落地8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天津证监局持续做好天津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支持引导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截至2025年5月末,天津市科技贷款余额8850.43亿元,同比增长9.9%;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83.5亿元,实现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发行主体全覆盖。
一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标准研制应用,指导出台全国首个绿色商业保理标准,推动《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评价指南》升级为京津冀三地标准,牵头研制全国化工行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点应用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不断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力度。
天津农商银行、华夏银行天津分行在全国首创“转型项目+转型主体”模式,为天津荣程钢铁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发放天津首批钢铁行业转型金融贷款1.7亿元。农业银行天津分行依托全国首个绿色租赁标准化信息化平台“绿租云”,落地全国首笔绿色租赁“云评价”模式下信贷业务。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绿色贷款余额8257亿元,较年初增长15.9%。
为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组织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探索开展气候与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牵头印发《发挥转型金融作用 服务天津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1+1+N”转型金融体系。
一年来,天津不断强化对民营小微、乡村振兴、养老适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金融为民”答卷写满获得感。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部署实施“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十项举措”,缓解民企融资难题。加强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运用,试点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推进“政采贷”线上融资业务。加快推动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落地,老年人现金业务优先窗口覆盖全市所有提供现金服务的银行网点。
天津市委金融办开展“金融走进”系列活动,搭建“政金企项”对接合作平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牵头建立市区两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和专班,指导各区、各银行全面摸排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实现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
截至2025年5月末,天津市养老产业贷款余额36.97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农林牧渔贷款增速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前6个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1%,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
在天津武清开发区,依托渤海银行搭建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武优E链”,中小企业凭借可按需拆分、多级流转的数字债权凭证即可获得贷款支持。在静海区一养老社区,通过天津银行“基于深度学习和智能安全终端的轻型柜面服务”项目,老年朋友只需几分钟就能办理新的金融社保卡。
一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提高金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截至2025年6月末,共有3个天津市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2个京津冀跨区域协同测试创新应用项目入盒测试;全市11家银行办理资本项目数字化业务3100余笔,金额28亿美元。
在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2.2亿元人民币境外贷款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注入活力;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落地天津首批金融租赁公司向其设立的项目公司进行外币直接借款业务……
一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会同京冀晋蒙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推动五地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优质企业互认,惠及企业2970家;指导金融机构创新“FT账户+CIPS系统”“FTE账户+FTN账户”等模式;推动FT账户试点银行扩容,浦发银行天津分行成功上线月末,天津市FT账户业务规模突破1.29万亿元。
扩大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覆盖面,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19家银行、396家企业纳入便利化试点,办理业务规模累计超过535亿美元。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登记,落地相关业务5笔、金额1607万美元。在全国首发金融租赁公司对其设立的项目公司进行外币直接借款、简化资本项下境内资金支付程序两项政策,落地相关业务金额30亿美元。
在重点产业链上,“津采e贷”、脱核类供应链业务融资模式解了企业燃眉之急;在东疆保税港区,全国首创“本外币一体化共管账户+优先受偿权”国际保理业务打通跨境资金通道……立足地方优势,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推进产业金融、航运金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特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深化“核心企业+主办银行”一对一服务机制,持续发挥100亿元支小再贷款制造业优先额度引导作用。2025年前6个月,累计发放制造业优先额度资金44.71亿元。接续实施“京津冀产业链金融支持计划”,为三地“链上”企业提供更多优惠利率资金。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天津市航运金融创新发展工作方案》,持续增加航运领域跨境金融服务供给。支持开展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截至2025年6月末,共收取外币租金3.7万笔,金额251.8亿美元。支持在天津自贸区注册的融资租赁母公司和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截至6月末,辖内3家融资租赁公司下设的40家SPV共享外债额度12.85亿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美元。配合天津自贸区管委会出台《关于支持国际保理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国际保理驶上快车道。
日前,天津经济金融半年报相继出炉: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与此同时,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码,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305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8亿元,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