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5年6月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完成第1000艘租赁船舶签约,7月末,布局国际水路运输的天津道恩船舶租赁有限公司在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宣布成立,并将在今年购置1艘6.3万吨级散货船。
这些密集动态不仅是天津在航运租赁领域持续发力的缩影,更折射出中国航运租赁市场在全球航运业格局中稳步扩张的态势,而这一发展趋势与国家对海洋经济的战略规划形成呼应。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随着国际贸易往来愈发频繁,全球航运市场持续升温,船舶租赁业迎来厚积薄发、蓬勃发展的黄金机遇期。2025年已过大半,被视为航运金融领域关键一环的航运租赁,是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乘风破浪的?
“当前,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格局受到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海事数据和货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Veson Nautical预测,中国的航运需求与贸易量是全球航运市场发展的关键变量。
“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使得全球航运融资渠道竞争进一步加剧,历史上与中国租赁公司合作密切的大型国际船东也面临融资渠道多样化压力。”克拉克森研究中国区总经理、首席市场分析师幸月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租赁项目持续受到国有船东项目推动,国内船东新增业务占比达六成以上。
克拉克森研究日前发布的《中国航运融资租赁市场半年总结》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资租赁公司共与68家国内企业开展船舶租赁业务,其中,22家是首度与中资租赁公司合作。截至2025年6月末,中资租赁公司船队及手持订单总计3161艘,较年初增加100艘。
“2025年上半年,中国租赁公司新造船租赁项目达86艘,中国模式的产融结合成为上半年全球新造船市场的亮点。”幸月说。
不过,全球新造船市场整体降温的趋势不容忽视。根据克拉克森研究预测,2025年全年新船订单将在2024年的高位基础上下降约30%。
这些新的变化都提醒着中资航运租赁公司,2025年下半年要深入国际市场、了解企业需求、把握增长机会以及调整展业思路。
如何精准把握全球航运市场的发展机遇,并充分发挥船舶租赁对航运业绿色转型的推动作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需要加强与船东的深度合作以拓展市场空间,加大对绿色环保船舶租赁项目的投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优化融资环境。
当前,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航运业的绿色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国际海事组织(IMO)相继出台严格的环保法规,对船舶的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提出硬性要求,绿色环保船舶成为发展趋势。
中资的航运租赁公司也在积极追“新”逐“绿”,将更多资金和资源投向绿色船舶租赁领域。
今年上半年,中资航运租赁公司在绿色船舶租赁赛道上动作频频,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中航租赁在江苏南通交付一艘63500DWT散货船,苏银金租支持建造的新能源内河集装箱运输船“湘江绿电001号”启航,光大金租与新加坡先锋物流集团、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两艘新造18500DWT油化船顺利交付。
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第1000艘船舶租赁项目标的就是一艘总投资近18亿美元的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 Floating LNG),其中,租赁融资金额约12亿美元,刷新了国内租赁史上标的物价值新高。更具突破性的是,该船舶租赁项目并非由一家租赁公司负责,而是由国内6家租赁公司,即国银金租、华夏金租、江苏金租、昆仑金租、浙银金租和深圳租赁组成的“联合体”。
航运租赁业务具有资金量大、周期长的特点,对融资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为此,积极争取政策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ank>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支持、优化融资环境同样不可或缺。
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会联合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海事局发布《青岛市海船营运“一件事”实施方案》,推动实现航运企业7个高频审批事项“一表通办”;江苏发布“交运租”财政贴息实施方案,对试点金融租赁公司拨付贴息资金,并明确承租人在政策期内享受省财政贴息1.5个百分点;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揭牌“全面深化融资租赁创新发展试验区”。
可以预见,随着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政策的支持将进一步激发航运租赁公司的创新活力,推动其在绿色船舶租赁领域探索出更具竞争力的模式。
下半年,全球航运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中资租赁公司需要密切把握市场变化,深化协同合作,强化风险管控,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筑牢发展根基,助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