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被隔成两个单间,隔壁住户的脚步声听得一清二楚”“刚交完3个月的房租,中介就跑路了”“退租时房东以‘墙面有污渍’为由扣光押金”……在租房市场,这类的糟心事经常上演。
今年7月,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这是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时代。该条例将于9月15日施行。这部被业内称为“紧箍咒”的条例,将改变租房市场乱象。
在昆明五华区某房产中介门店,记者佯装成租房者咨询。中介王某热情推荐:“昆明广场精装一室一厅,月租1500元,今天就能看房。”当记者跟随中介去到房屋时却发现,他口中的“一室一厅”房屋是20平方米的隔断房。当记者坚持要求看房产证时,王某面露难色:“房东在国外,证件暂时拿不到。”
中介挂虚假房源已成行业通病。昆明市消费者协会2023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超40%的租房者曾遭遇虚假低价引流,实际看房时要么是隔断房,要么价格远高于宣传的。
在官渡区一家中介机构,记者亲历了更隐蔽的押金陷阱。“这套房押一付三,但退租时要从押金里扣除500元作为‘设备折旧费’。”业务员指着合同上的一行小字说。昆明市住建局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租房纠纷中,押金纠纷占比高达35%,成为租房者的最大痛点。
最令人震惊的是群租乱象。记者在与一名服务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行业的员工聊天中得知,他所在的公司为员工提供住宿,而宿舍其实是9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被改造成5间隔断房,阳台用三合板隔出“阳光房”,房间里摆的都是高低床。有二手房东表示,“这样改造能多赚一倍租金。”
贝壳研究院统计显示,2025年全国租房群体将突破3亿大关,且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达7.5%。尤其每年毕业季,大量毕业生涌入租房市场,催生更多不规范经营行为。
据贝壳研究院2024年发布的《中国住房租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超60%的租户遭遇过合同纠纷,38%的租户经历过房东临时解约,27%的租户曾被中介乱收费问题困扰,15%的租户遭遇了租金贷陷阱。
面对乱象丛生的市场,《住房租赁条例》打出七记重拳,北京德和衡(昆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叶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房租赁条例》将对未来至少3亿租房者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住房租赁领域颁发的条例,标志着租房行业的监管力度从提醒告诫上升为明确量化的“法律追责”。
该条例第七条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单间租住人数和人均面积必须符合地方标准。这意味着昆明市场上常见的“阳台卧室”“厨房床位”将消失。
针对长租公寓“爆雷”问题,该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从事转租业务的企业必须设立资金监管账户,所有租金收付都要通过该账户进行。这直接切断了“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的资金挪用链。该条例第十条规范了押金收取,要求押金扣减必须有明确标准,不得随意扣减。租客退租时不会再因“墙面有污渍”等模糊理由被扣光押金。
该条例规定中介机构发布房源前需实地查看,确保信息真实。虚假宣传的企业将面临2万至10万元罚款,严重者将被吊销执照。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将建立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租金水平。租客可参考市场价格租房,减少信息不对称。租赁合同需实名签订并备案,房东不备案的,租客可自行备案。这为租客享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供了凭证,也为租金纳税提供了依据。违规中介将被列入信用黑名单,严重者将被吊销执照。政府将建立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
官渡区一家中介机构老板黄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合规成本至少增加20%,光资金监管账户的保证金就是不小的一笔钱,小店根本无力承担。”
“靠打隔断多收租金的时代结束了。”在昆明有30套房的二房东李某坦言,他正考虑将房源委托给专业公司运营。
该条例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自持商品住房等用于PG电子官方网站 PG电子网址租赁,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昆明不少开发商正考虑将库存商品房、酒店改造为租赁住房,通过“整租运营”获取稳定现金流。
行业洗牌不可避免。那些靠打隔断牟利的小中介和二房东将逐步退出市场,而有实力、重合规的正规机构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