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国内指数基金规模突破3.96万亿#,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3.44万亿元。近年来,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下,指数基金跟踪一揽子股票,相对收益更稳、透明分散的优势也逐渐显现,收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欢迎。蚂蚁基金的数据显示,目前累计超1100万人开启了指数基金定投。
近日,作为“搞基”专业选手的博主小瑜哥曝光了“自己投资6年的基金业绩”。
据小瑜哥自述,2019年大盘低点他买入了沪深300指数基金,但持有一年后他不再满足原有收益,卖掉指数基金转向其他理财产品,从而开始了自己追涨杀跌的“反向操作历程”。尤其是从2021年到现在其基金业绩连续亏了4年半,而去年的业绩更是上演了“史诗级扑街”。最后,他的100万本金亏损了56万,若放在沪深300指数基金,则能赚37万,放指数增强基金则能赚65万。博主自嘲“亏秃了”。
其实像小瑜哥这样“跑输沪深300”的并不是个例,跑赢指数一直以来都没有那么简单!事实上,不少基金经理还以“跑赢沪深300”视为自己的目标之一。
巴菲特也推崇指数基金,并通过历史数据证明,指数基金长期表现优于大多数主动管理基金。在其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与对冲基金的十年赌约中,巴菲特押注的标普500指数基金以125.8%的收益率完胜。
根据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被动权益类指数基金规模达3.96万亿元,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规模。
其中,场内ETF成为指数PG电子模拟器 PG电子网站行业第一轮爆发主力。截至今年4月15日,跟踪沪深300指数的24只ETF合计规模再破万亿元大关。同花顺的数据还显示,截止4月17日,国家队大举增持沪深300ETF,单日流入超500亿。
而场外指数基金具备门槛低、分散透明、追踪清晰等优势,能让更多大众投资者投得起、拿得住、赚得到,拥有更广泛的普惠大众客群、更灵活的投资策略,投资热度还在不断走高。公开数据显示,蚂蚁基金最新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超过3200亿元。
蚂蚁基金发布的场外指数投资者数据显示,2024年投资者平均收益率为4.14%。截至2024年底,累计超1100万人开启指数基金定投,平均持有时长1239天,投资者平均持仓2000元。指数基金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因此定投对于普通人是更合适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机构在蚂蚁基金上布局了宽基赛道的“年年增”指增产品,指数增强基金成为机构的发力重点。根据兴证全球基金报告,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国内指数增强基金规模突破2300亿元。据上海证券统计,今年以来,超78%指数增强基金跑赢了指数、获取超额收益,中证A500相关指数增强基金更是成为市场热门选择。
“在震荡上行和结构分化的市场环境中,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既‘稳’且‘增‘,能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分散配置,提升长期收益体感。”蚂蚁集团财富事业群副总裁郑艳兰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