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指数行情一般,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等主要指数都在下跌,只有北证50一枝独秀,今年以来上涨超过25%。
全市场有51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超过30%,非常能冲。这里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是绝对的主力,ETF和指数基金(只有8只)反而寥寥。
一方面,今年市场处于结构性行情,缺乏指数级别的大机会,ETF由于是完全跟踪指数,表现自然也就平平。
另一方面,结构性行情中更考验选股能力。一些对行业拐点、主题机会敏感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在这种行情更有充分发挥的机会。通过低位潜伏重仓布局的选手,一旦属于自己风格的时机到来,就是“吃大肉”的时候,这时候业绩就会显得非常能冲。
本期我们主要从数据的角度,结合基金一季报,看看今年以来最能冲的这些基金里面,还有哪些方向是值得关注的?又能哪些能作为我们后续布局的“种子选手”?
前面说了,今年涨得最好的方向是北交所,北证50今年以来已经上涨超过25%。
北证50今年以来涨了50%,相关的指数基金涨幅基本在20%~26%之间,但这5只主投北交所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则是远超指数。
最能冲的当属华夏北交所创新,这是一只两年定开的基金,主投北交所,基金规模是7.23亿元,今年以来大涨超过56%。
在2022年年中、2023年,基金都保持比较低的仓位,去年二季度把仓位加到9成以上,精准踩中“924”超级行情。今年一季度则有所减仓,目前仓位为88%。
选股思路主要是优质细分子行业龙头,包括医美细分行业龙头公司、汽车零部件细分龙头、消费电子细分龙头、高端装备细分龙头、高端复合材料细分龙头、种业行业龙头等。
一季报基金经理回顾了整体操作,包括持仓个股更加集中,方向上把上涨后估值有一定泡沫的个股进行了减持,同时加仓了回调后估值已具有性价比的个股。
不过这几只基金都是两年定开,两年才开放申购赎回一次,最近的开放期也要到今年12月,只能在线
港股创新药指数,覆盖了港股市场中创新药全产业链,包括研发、生产、服务,可以说集中打包了港股创新药产业链。指数是在香港市场中选取不超过50家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来看看十大权重股,百济神州、药明生物、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占比都较高,前10大权重股权重合计为71.85%。
创新药研发周期处于5至7年左右,基于AI的研发应用、中国创新药投入产出比以及实力的增强、出海合作的增多以及前些年市场规范引导和投入的积累,2025年乃至2026年创新药或将逐步进入收获期,港股创新药也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
近大半年,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也给予了创新药更多的期待,又如近期出台的相关征求意见稿,未来将发布的医保丙类目录,以及商业健康险在医药支付端核心矛盾的逐步改善和解决等诸多举措,均让市场认识到港股创新药未来的投资机会,相信未来港股创新药相对其他行业会走出更多特立独行的行情
创新药赛道的回暖,让一批医药行业基金迅速回血,医药行业基金经理也拼杀出了一条血路,今年以来,最强的医药行业基金涨幅已经超过了60%!
张韡管理,今年以来累计回报达到64.44%,仓位基本集中在港股创新药方向。
重点布局两个方向,一个是创新药,另一个是进口替代率低,壁垒高的优秀设备耗材龙头。
A,由新锐基金经理梁福睿管理。梁福睿是长城基金PG电子 PG平台内部培养起来的基金经理,2019年开始在长城基金从事医药行业研究,去年10月份开始管理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今年以来回报达到49.17%,业绩非常抢眼。
医药企业通过自身阿尔法走出行业螺旋式通缩的方式就是具有独家创新产品和创新平台。
在一季报中,他再度强调,当前创新药个股的海外研发合作进展变化及报表改善均迎来奇点时刻,同时创新药政策端的确定性明显高于非创新药领域。
“寻找与时代相契合的超级大单品”来获取超额收益,擅长挖掘低估的反转型机会,今年以来通过对创新药方向的潜伏布局,录得了44.49%的回报。表现最好的这批医药行业基金里面,还想重点提一下的就是东方红医疗升级A。
A由基金经理江琦管理,今年以来累计回报为30.57%,其中A股的仓位达到84%,港股16%,但业绩表现与港股创新药指数不相上下,也是相当不错的。比较特别的一点是什么呢?
30%的背景下,任职回报达到23%,任职期间最大回撤仅为-28.70%,可以说是一众医药行业基金里面中的“稳健派”。江琦2010年入行,具有生物工程+金融的复合背景,做过多年的医药行业研究员,目前担任东方红资产管理的权益研究部医药研究组组长,资历相当丰厚。
除了创新药赛道之外,今年以来表现最犀利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科技股选手占了绝大多数。
闫思倩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科技股选手,在管基金规模达到163亿元。去年以来,闫思倩在投资上思路打开,没有拘泥于原本的新能源赛道,而是将目光投向了AI+,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赛道
前十大重仓股中,中大力德、五洲新春、震裕科技、兆威机电等均为机器人产业链龙头,
在机器人赛道大爆发的背景下,基金净值表现一骑绝尘,基金“924”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50%,这也引发了资金的追捧,一季度规模就增长近百亿。
基金今年以来上涨超过40%,与榜单中大部分基金不同的是,它不是靠重仓单一行业或者赛道突围,而是通过选股实现了超额收益。
一是面对新消费板块诸如“谷子经济”、国潮等新业态的蓬勃兴起,挖掘其中丰富的细分投资机会,精选具有潜力的成长型企业进PG电子 PG平台行投资。
篇幅关系,榜单没办法一一解读,这里面有哪些基金或者哪位基金经理是大家想了解的,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们,我们找机会再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