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最大的确定就是不确定,如何能让股市投资攻守兼备?这也是一个全球步入降息周期的时代,如何把握股市投资的“大趋势周期”?
在2025年上证指数首度站上3500点之际,每经投研院、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联合策划,由同花顺iFinD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支持,隆重推出策略报告《“A股新七舰”:寻找中国版“标普500”之中的创新重估牛!》。(报告下载链接)
报告明确指出A股进入了“高股息”+“科技创新”双主线年上半年A股各主要行业指数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为基准,有色金属以18.12%的涨幅排名第一,银行以13.10%的涨幅位居第二,国防军工以12.98%的涨幅位列第三,而传媒、通信、机械设备、汽车、计算机、环保、基础化工和医药生物分列四到十一位。其中银行是典型的高股息板块,而国防军工、传媒、通信、汽车等板块则是大力投入科技创新为行业赋能,如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也带动了相关板块的上涨。
报告结合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对标诞生了美股科技七巨头的标普500指数,以中国版“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为筛选范围,综合分析核心数据,基于“五大维度(通用筛选标准)+五项评分(单项行业评分)+一项评价(AI应用创新评价)”的“551”评选模型,经过三大步骤筛选,最终挑选出以创新重估为特色的“A股新七舰”——中国移动、中国平安、宁德时代、招商银行、美的集团、迈瑞医疗、长城汽车。
上述七家优质上市公司均具备“核心资产+估值有性价比+均衡配置+科技创新赋能”四大特征,那么《“A股新七舰”:寻找中国版“标普500”之中的创新重估牛!》策略报告之公司篇是如何剖析它们的优势和亮点呢?接下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为投资者做详细梳理。
中国移动锚定“创建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发展定位,勇担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主力军,实施“两个新型”升级计划、“BASIC6”科创计划、“AI+”行动计划,全面服务生活、生产、治理数智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2022年至2024年,中国移动的业绩稳定增长,营业收入从9372.59亿元增长至1.04万亿元;净利润从1254.59亿元增长至1383.73亿元。伴随业绩的增长以及较低的估值,过去三年,公司的股价持续走牛,整体涨幅超过1倍。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7日,中国移动市值超过2.4万亿元,动态市盈率仍低于20倍。
根据通用筛选标准,有4家通信行业公司进入第二轮评选,分别为中国移动、中兴通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4家通信公司中,中国移动总得分高达72.5分,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在研发强度(平均研发投入+平均研发人员数量)、平均人均创利、平均股息率这三个指标中,中国移动都处于第一名的位置。2022至2024年,中国移动平均每年研发投入金额接近300亿元,平均每年研发人员数量超过48000人,平均每年人均创利达到29.13万元,平均每年股息率为3.79%。在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尽管中国移动的表现不及中兴通讯,但在通信服务这一细分领域,公司依旧位居第一名,2020年至2024年,始终保持在10%之上。
中国移动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抢抓AI发展机遇,锚定“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三个定位,充分释放AI在技术能力、经济效益上的规模效应,加快从“+AI”向“AI+”转变。中国移动自主攻坚九天通用大模型,实现数据构建、预训练、微调、推理等全链路核心能力自主创新,支持语言、视觉、语音、结构化数据、多模态等全模态、多尺寸版本,成功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此外,中国移动还布局能源、交通、医疗、教育等40款AI行业大模型,助力各行各业“智改数转网联”。
中国平安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集团,为客户、员工、股东、社会创造价值。多年来,中国平安秉持“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的服务理念与经营宗旨,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服务,时刻关注、研究如何解决客户的金融、医疗、养老服务痛点。
2022年至2024年,中国平安的业绩整体呈现增长态势,营业收入从8803.55亿元增长至1.03万亿元;净利润从1110.08亿元增长至1266.07亿元。在A股上市金融企业中,仅中国平安2024年的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大关。随着业绩不断回暖,中国平安股价也见底回升,2024年公司股价最高涨幅超过60%。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7日,中国平安的市值超过1万亿元,动态市盈率8.78倍。
根据通用筛选标准,有5家非银金融行业公司进入第二轮评选,分别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信证券和中国人寿。在5家非银金融公司中,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总分并列第一,皆为30分。由于中国平安的市值远高于中国太保,因此中国平安入选“A股新七舰”成员。在平均股息率和平均ESG得分这两个指标中,中国平安都处于第一名的位置。2022至2024年,中国平安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呈现增长态势,从10.10%提升至13.80%;平均每年股息率更是高达4.77%。
中国平安目前科研团队拥有科学家超3000名,科技开发人员超2.1万名。公司已搭建起数据、算法、算力、场景的全体系AI能力布局,构筑“953”科技底座(数据库实验室、五大实验室、3大科技公司),构建三层模型体系,打造智能算法平台,实现AI赋能服务体验、运营效率、经营效益三维升级。截至2025年3月31日,平安集团累计获得人工智能国内外竞赛冠军45项,专利申请数累计达55435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企业。根据SNE Research数据,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2017-2024年连续8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7.9%,较第二名高出20.7个百分点;在储能领域,公司2021-2024年连续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6.5%,较第二名高出23.3个百分点。
2022年至2024年,尽管新能源行业整体承压,但宁德时代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营业收入从3285.94亿元增长至3620.13亿元,净利润从307.29亿元增长至507.45亿元。2024年宁德时代的净利率达到14.92%,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宁德时代的股价也先于新能源行业见底回升,2024年最高涨幅接近1倍。截至2025年7月7日,宁德时代市值接近1.2万亿元,动态市盈率为21.95倍。
根据通用筛选标准,有3家电力设备行业公司进入第二轮评选,分别为宁德时代、国电南瑞和阳光电源。在3家电力设备公司中,宁德时代总分为63.33分,排在第一位。在平均股息率、平均人均创利等指标上,宁德时代表现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在平均研发人员数量和平均研发投入金额这两个指标上,公司都位于第一名。同花顺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宁德时代平均研发人员数量超过1.9万人,平均研发投入达到174.91亿元,皆大幅领先于同行。
宁德时代官网显示,2025年4月10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宁德时代发布智慧储能管理平台——“天恒·智储”。天恒·智储平台通过“大数据+AI大模型与先进机理算法融合+可视化创新”,为储能电站构建了涵盖智能预警、运行分析、电站体检和智慧运维在内的全套标准化能力,有效满足行业“提升安全运营能力”“提高可用性”等新需求。另外,业内首创全时专属服务助手——AI小恒,可基于站点画像数据提供1V1深度解答,并联动其他功能模块闭环处理问题,为行业提供少人值守与高效管理的智能运维标杆。
招商银行从打造“零售银行”到“轻型银行”再到“价值银行”,招商银行顺应形势不断对战略进行升级加码,同时辅以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市场化机制体制,实现盈利能力穿越周期。招商银行创造了我国银行史上多个里程碑。在计算机时代,招行发行一卡通,实现了存折到银行卡的转变;在互联网时代,招行开创了一网通,提出24小时不间断服务;在移动互联时代,招行首家推出手机银行APP。当前时点,招行把握金融科技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提出“科技引领”战略,在“线上招行”的基础上加大AI研究与应用,预计用三年时间实现从“线上招行”向“智慧招行”的跨越。
2022年至2024年,招商银行营业收入相对稳定,分别为3447.83亿、3391.23亿、3374.88亿元;净利润则保持了增长分别为1380.12亿、1466.02亿、1483.91亿元。伴随净利润的增长以及较低的估值,2024年以来,公司的股价持续走牛,整体涨幅超过80%。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7日,招商银行市值达1.2万亿元,动态市盈率为8.10倍。
根据通用筛选标准,有7家银行进入第二轮评选,分别为招商银行、江苏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在7家银行中,招商银行总得分34.29分,处于领先的位置。在平均ESG评分、平均ROE这两个指标中,招商银行都处于第一名的位置。2022至2024年,平均每年人均创利达到124.85万元,在各银PG电子官方网站 PG电子网址行中处于居前位置,平均每年股息率为4.3%。
招商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零售金融、大财富管理特色优势继续提升,数智化转型持续深入。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带动客群、业务增量扩面提质,零售客户数超过2亿户,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接近15万亿元。公司“AI+金融”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底座建设、中台搭建、场景应用实现新突破,发布国内银行业首个开源百亿参数金融大模型,业务竞争优势更加突出。
美的是一家覆盖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健康医疗、智慧物流等业务的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已建立ToC与ToB并重发展的业务矩阵,既可为消费者提供各类智能家居的产品与服务,也可为企业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美的在全球拥有超过400家子公司、38个研发中心和44个主要制造基地,员工超过19万人,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2年至2024年,美的集团业绩稳定增长,营业收入从3457.09亿元增长至4090.84亿元;净利润从295.54亿元增长至385.37亿元。而今年一季度,美的集团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再度实现突破,同比分别增长20.61%、38.02%。伴随业绩的增长以及较低的估值,2023年以来,公司的股价持续走牛,整体涨幅近70%。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7日,美的集团市值超过5500亿元,动态市盈率仅为13.22倍。
根据通用筛选标准,有3家家用电器行业公司进入第二轮评选,分别为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在3家家用电器行业公司中,美的集团总得分63.33分,处于领先的位置。在平均ESG评分、平均研发投入这两个指标中,美的集团均处于第一名的位置。其近3年的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144.78亿元,明显超出其他家电公司;其平均股息率为3.96%,处于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较高水平。
美的集团2024年年报显示,面对数字互联网时代对产品和服务的更高要求,美的持续推动“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四大战略主轴,打造新时代的美的。美的集团不断推动全屋智能领域的产品优化与智能系统升级,逐步完善“全屋智能家电+智能家居产品”矩阵,面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领域重点投入,基于AIGC大模型开展美的Smart Home Agent自研,面向用户提供主动感知、主动提醒、主动服务的空间智能全新体验。
迈瑞医疗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PG电子游戏 PG电子官网务,致力于为全球医疗机构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覆盖三大业务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公司拥有国内同行业中最全的产品线,以安全、高效、易用的“一站式”产品和数智化解决方案满足临床需求。历经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及地区。
2022年至2024年,迈瑞医疗业绩稳定增长,营业收入从303.66亿元增长至367.26亿元;净利润从96.07亿元增长至116.68亿元。公司获利能力优秀且稳定,近3年来公司毛利率均在65%左右,净利率均在32%左右。近几年公司股价随着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整体呈现调整态势,而随着业绩的增长以及估计的调整,公司的估值也到了合理较低的水平。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7日,迈瑞医疗市值超过2600亿元,动态市盈率不足24倍。
根据通用筛选标准,有2家医药生物行业公司进入第二轮评选,分别为迈瑞医疗和药明康德。在2家医药生物行业公司中,迈瑞医疗总得分70分,处于明显领先状态。在平均人均创利、平均ESG评分、平均ROE、平均研发投入和平均股息率这5个指标中,迈瑞医疗均处于第一名的位置。其近3年的平均人均创利为59.24万元、平均ROE为33.20%、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36.59亿元、平均股息率为2.47%。
迈瑞医疗2024年年报显示,作为医疗领域的创新先行者,公司始终着眼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历经前期不懈地研发积累与临床探索,早在2015年,公司便创新性地推出了一系列搭载AI应用的单个设备,并开启了“设备+IT+AI”的融合探索,培育专人专职长期跟踪大模型理论发展。2023年,紧随Chat GPT脚步,迈瑞率先扛起了引领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大旗,并在2024年孕育出独一无二的重症医疗垂域大模型“启元”。
长城汽车是一家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业务包括汽车及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笃行全球化,拥抱新能源,坚持长期主义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致力于建立研、产、供、销的全球化体系布局,注重创新与品牌建设,不断推动品类创新升级,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打造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2022年至2024年,长城汽车的业绩增长较快,营业收入从1373.40亿元增长至2021.95亿元;净利润从82.66亿元增长至126.92亿元。期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出现大幅提升,从12.66%提升至17.20%。截至2025年7月7日,长城汽车市值超过1600亿元,但动态市盈率低于20倍。
根据通用筛选标准,有3家汽车行业公司进入第二轮评选,分别为长城汽车、潍柴动力和福耀玻璃。在3家汽车公司中,长城汽车总分排在第一,为66.67分。从评选指标来看,长城汽车在平均股息率上排在末位,但在平均研发人员数量、平均研发投入金额和平均ESG这三个指标,公司都位于第一名。2024年长城汽车的研发人员数量超过2.3万人,研发投入总额超过100亿元。
长城汽车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依托森林生态体系,推出新一代智驾系统Coffee Pilot Ultra和新一代智慧空间系统Coffee OS 3,公司联合培育的RISC-V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成功点亮;凭借前瞻性布局,公司形成“一步快,步步快”的先发优势,建立端到端智驾大模型SEE、新一代AI数据智能体系和九州超算中心,在算法、数据和算力三大维度跻身前沿,智能化水平稳居行业头部。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实战派私募复盘2024:行情来了却还执熊市思维,错失5倍大牛股!展望2025:看好两大板块!
突发!出任首相不足1年,石破茂决定辞职!麻生太郎此前称“不允许他继续留任”
这一幕似曾相识!沪指时隔9个月站上3600点,随后快速跳水,什么“剧本”?
特朗普:将对大部分国家征收15%至50%简单关税;中美将在瑞典举行经贸会谈;事关“智驾”,公安部发声,科技部发文;王健林再卖资产丨每经早参